运河文化
 
淮安非遗
 
西游文化
 
淮安名人
 
淮扬美食
 
县区文化
  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特色文化 >  
 
唤醒北宋之“南京码头”

唤醒北宋之“南京码头”


  这段伸向河道的突堤,到底是干什么用的,如今还难以做出确切的解释,但它给了我们想象运河码头、瞭望宋州古城的辽阔空间。

 

  引子

 

  我们站在唐宋的树梢上。

 

  换句话说,相对唐宋人行走的地面,我们是在树梢的高度行走。

 

  千年时光,豫东地面抬升了10米以上。

 

  商丘睢阳古城之南,一个考古发掘的剖面,如地球的年轮,让人清晰地看到一千年的“厚度”。

 

  这里曾是大运河的码头,南来北往的舟楫停泊暂歇的地方。因位于北宋南京城(今商丘)外,该码头规模巨大。

 

  自发现之日起,这个码头就吸引了无数的目光,今年5月初,它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并被列入大运河申遗“立即列入”项目,在明年申遗之时,将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
 

  近年来,大运河申遗在沿线城市风生水起、声势浩大,正是商丘人申遗的热情,令这个沉睡近千年的码头“苏醒”。

 

  苏格拉底说,“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生活”,个人、民族、国家都需要不断审视自己的过往。申遗,为我们提供了审视自己的契机,这或许是其最大意义所在。

 

  对于商丘来说,隋唐大运河无疑是值得回望的。滔滔奔流五百多年的大运河,化育万物,润泽众生,不仅有舟楫之便,还有灌溉之利,不仅载来繁华锦绣,也带来开放性和多元化。

 

  这个码头的发现,打开了一扇窗口,让我们借以瞭望商丘城市史、瞭望唐宋时期这座城市的绝代风华。有了这样的瞭望,也就有了城市精神生长的辽阔空间。

 

  2013年七八月份,国际专家将前来大运河沿线考察,对这个申遗项目做出评估。记者在商丘南关运河码头遗址看到,一切已准备就绪。为了这一天,考古工作者付出了数年的艰辛努力。

 

  大运河:

 

  柳色如烟絮如雪

 

  曾经的隋唐大运河,“两千余里,树荫相交”,如烟似雾,妩媚动人,尤其是开封、商丘等地,隋堤之上,杨柳叠翠,迷离动人。

 

  隋唐大运河曾是一道绰约的风景线,绵延千里,美不胜收。

 

  流经商丘的通济渠段(后称汴水)水面宽五六十米,两岸河堤高大坚固,两侧堤外修筑御道。大堤之上,御道两旁,均“盛植榆柳”,形成一两百米宽的水景和绿化带,“自东都至江都,两千余里,树荫相交”。

 

  白居易在《隋堤柳》中曾生动地描述:“大业年中炀天子,种柳成行夹流水。西到黄河东至淮,绿影一千三百里。大业末年春暮月,柳色如烟絮如雪。”

 

  隋、唐、北宋五百多年,大运河舟楫繁忙,航行在河中的人,享受着如画的美景,宋代韩驹在《夜泊宁陵》中写道:“汴水日驰三百里,扁舟东下更开帆。旦辞杞国风微北,夜泊宁陵月正南。老树挟霜呜窣窣,寒花垂露落毵毵。茫然不悟身何处,水色天光正蔚蓝。”

 

  对于岸边的城市,大运河更是一道美妙妩媚的风景。在开封、商丘等地,“隋堤烟柳”都曾被列入“八景之一”:隋堤之上,杨柳叠翠成行,每每登高遥望,但见满目柳色迷离,如烟似雾,妩媚动人。而每当狂风大作,柳条翻舞,腾起如浪,绵延到天际,那又是另一番景致了。

 

  如此美景,却随着大运河的废弃,遗憾地湮灭了。南宋时,由于南北对峙,沟通南北的汴水失去价值,逐渐被废弃。后来由于黄河频频泛滥,商丘一带被厚厚的泥沙淤埋,曾经滔滔奔流的大运河,连同众多遗存,深深沉睡在大地之下。

 

  为配合商丘地方建设,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该市南边进行考古勘探,他们使用地质探机,从地表以下五米提取柱状土样,土样直径10厘米,探孔深度约15米。钻探表明,在距离地表约12米的地方,普遍存在一层厚约1米的黄灰色地层,包含较多料礓石,应为古土壤层;距离地表10米左右,又有一层两米厚的文化层,出土很多砖块、瓦片,以及陶器、瓷器碎片。考古学者据此判断,这应是东周至北宋时期的地面。

 

  2007年,“大运河申遗”逐渐热了起来,商丘人开始筹划寻找大运河遗迹。但大地茫茫,这绝非易事。

 

  用洛阳铲追问大地

 

  2008年,商丘市文物局在对睢阳区古宋办事处武庄村、大郭庄之间的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,发掘出房子、灶台、玩耍的骰子和木板历史遗迹,这为我们瞭望唐宋时期宋州城的绝代风华,打开了一扇窗口。

 

  2007年七八月份,商丘市文物局抽调各县市业务骨干,对运河沿线进行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。

 

  据商丘市文物局刘绍允局长介绍,炎炎烈日下,队员们辛苦奔波数月,收获颇丰。大运河自杞县与睢县交界处入商丘境,经睢县、宁陵、梁园区、睢阳区、虞城、夏邑、永城,在永城与安徽濉溪县交界处出商丘,总长199.7公里。用洛阳铲做勘探,五个调查组弄清楚了各段运河的走向、宽度和堤岸情况等信息。

 

  有趣的是,商丘东西部情形截然不同,自虞城县中部以东,地表还能看到河床;夏邑县济阳镇甚至仍有3000米水面,宽50多米,水深3~5米不等,两岸植有杨柳,仍有“隋堤烟柳”的风光。

 

  但在商丘西部,地表已了无痕迹,调查队员们只有用洛阳铲追问大地。他们参照文献记载,在城南五六里展开勘探,发现地表下四五米的地方,有两边黑土中间夹黄土的情形,初步认定为河道形态。

 

  2008年3月,商丘市文物局集中人员,并邀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参加,在市区南边进行重点勘探,了解这十来公里运河的情况,重中之重,则是寻找大运河码头。

 

  根据勘探资料,结合文献记载,并参照航拍、遥感等高科技分析结果,他们选择睢阳区古宋办事处武庄村、大郭庄之间,进行首次小规模考古发掘。

 

  这次发掘的探方开口南北长30米、东西宽13米,发掘出河岸和河道面积120平方米。在这个探方内,发现倒塌房屋两座,烧火灶一处,长5米多、宽0.4米的厚木板一块。出土一枚“熙宁元宝”(北宋铜钱),两枚骨制骰子,骰子上的红色仍十分鲜艳。

 

  房子、灶台,玩耍的骰子,都表明这处河岸不寻常,考古工作者推测,这一带很可能是码头。那块木板,极有可能是上下船用的搭板。

 

  这里真的是码头?李白、杜甫、晏殊、范仲淹等曾长期在商丘活动的历史名人,是经由这里上岸,前往宋州城的?

 

  这是李白杜甫们上岸的码头?

 

  通过进一步发掘,考古工作者在距离地表四五米的地方,清理出一段长约60米的河岸,以及大面积伸向河道内的突堤。今年5月第七批“国保”名录公布时,这个考古新发现被正式命名为“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”。

 

  在考古工作者看来,商丘城南的大运河上,不可能没有一座大码头。

 

  从隋唐到北宋,商丘是闻名全国的大城市,不仅地理位置重要,经济也十分发达,尤其丝织品质量全国第一,是东部重要的丝织品交易中心;北宋时期,这座古城更被升格为南京。这样一座城市,怎么能没有规模匹配的码头?

 

  寻找码头,成为考古工作者的重要目标。

 

  2011年10月,在上次探方东边约80米处,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考古发掘,面积约2000平方米。在距离地表四五米的地方,考古队清理出一段长约60米的北河岸,以及大面积伸向河道内的突堤。突堤呈椭圆形,伸进河道内的南端最高,向北逐渐变低,形成高差约1米的缓坡,其上车辙和行人的足迹清晰依然。

 

  清理出来的河岸高约5米(向下仍有四米待清理),均用黑灰色的土夯筑而成,土质坚硬,结构致密,夯土内砖瓦、陶器、瓷器碎片异常丰富。

 

  发掘者判断,这里的确应是一个大型码头。这段河岸很特殊,一般河岸都形成缓坡,方便清淤,这里却陡直壁立,显然是为了停船;一般的河道五六十米宽,这里最宽处有310米,河道宽可以让水流平缓,也方便更多的船停靠、调头。

 

  伸向河道内的突堤有何作用?主持发掘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海旺推测,这可能与桥梁有关。刘副所长绘制的河道与河岸示意图清楚地显示,与突堤相向的南河岸,也向河道内伸进,两者最近距离约40米。突堤渐高的缓坡,有可能是为了连接木拱桥的坡度。

 

  那么,这里到底是不是码头?

 

  也有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,码头常见的砖石砌台阶、拴船的木桩,这里并无发现。

 

  刘海旺先生认为,由于发掘面积尚有限,考古材料的确还不充分,不能说服所有人。但比照《清明上河图》,不少船停泊在拱桥附近,缆绳拴在河边的大树上。唐宋时期的码头什么样,谁也没见过,或许不能与明清和现在的码头相提并论。

 

  尽管有争论,第七批“国保”名录公布时,给这个考古新发现的正式名字,仍是“大运河商丘南关码头遗址”。

 

  北宋熙宁五年(1072年),一个日本僧人溯运河北上的日记中,写下了在商丘的两次停泊,给了我们想象运河码头的空间。

 

 


 
 
 
 
地址: 江苏省淮安市健康西路130号
邮箱: whhacn@163.com
电话: 0517-80323615
QQ: 1908838088
关于注册登录
关于实名认证
关于文化菜单
 
微信公众号
微信小程序